象牙塔里的策展人

——访艺术学院屈波博士

作者:学生通讯员 钟灵来源:PG赏金女王-赏金女王游戏规则与爆分技巧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3-11-01浏览次数:582

      策展人,作为一种职业,大约是在2000年以后才逐渐为国人所熟知。“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全称“展览策划人”,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
  在PG赏金女王-赏金女王游戏规则与爆分技巧,就有这样一位策展人,他就是艺术学院的屈波博士,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四川艺术研究所所长。屈波博士主要教授艺术史论,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现当代美术,目前已有6篇论文被CSSCI收录,9篇被核心期刊采用。到目前止,屈波博士已经成功策划展览10余场,在艺术界取得了较大反响。
策展人=总导演
  “每一场展览,都像是一部电影,策展人扮演的便是总导演的角色,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对于年轻的屈波博士而言,总导演似乎能够贴切地形容这一职业。
  “策划展览能够体现我的学术主张。”屈波博士说出了他开始策展生涯的初衷。屈波博士曾在四川美术馆工作过四年,期间他经常参加由四川大学教授、著名油画家程丛林先生主持的“成都春季艺术沙龙”和各种艺术批评活动,这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策展经验和人脉资源,也为他第一次成功策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去年到现在,屈波博士共策划了大大小小10余场展览。从确定主题、邀请艺术家到媒体发布、展场布置,一场展览要花3个月左右的时间。“展览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策展人的艺术品位。”出于对细节的完美追求,每场展览屈波博士都要到现场指挥,很多事情甚至要亲力亲为。
展览会发“声”
  每一场展览都有自己的声音,对于从事艺术的人来说,一场展览并不仅仅是满足于视觉的享受,更重要的还是展览中所要表达的主题。
  主题是展览的核心,每一次展览的主题都是策展人艺术积累的体现,这就要求策展人不仅要在艺术理论上有很高的造诣,还要深刻观察生活,将艺术融于生活,让艺术指导生活。在屈波博士的展览中,每一场展览都会发声,表达着不同的思想。
  “我们不仅要研究已经发生的,还要关注当下,而展览就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展览也在创造着历史。”屈波博士说道。
     2013年1月12日,由屈波博士策划的“物性·2013当代艺术邀请展”在成都洛带镇拉开帷幕,共展出曹亮、曹卫国等28位艺术家的油画及雕塑作品,著名艺术批评家黄宗贤、著名艺术家程丛林担任了展览的顾问。这次展览主要想表明当代艺术家使用“系列化”创作方式的现状,提醒艺术界思考这种创作方式的发展潜力和可能存在的弊端。
  这次展览最让屈波博士感慨的便是能够得到黄宗贤先生和程丛林先生的支持,“黄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他对我十分关爱。程丛林先生于我而言就像是一名隐士,他极少参加展览活动,这次他的参加给予了我们这些年轻策展人很大的鼓舞。”
  在屈波博士的策划下,像“物性”这样的展览还有很多。如“混沌与神话:当代艺术六人展”,主要展出了6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主要表现了艺术家们在那些远离和迥异于日常生活的形象中,寄托着自己的思考,此次展览还参加了柏林艺术长夜活动;“在地· 成都80沙龙展”,集合了成都各艺术区、高校优秀青年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通过展览梳理成都青年艺术的脉络并呈现成都青年艺术生态的丰富性;而在德国著名艺术家托马斯·凯尔纳的观念摄影展览中,屈波博士为了让托马斯感受到成都特有的民俗风情,专门让托马斯体验了成都的坝坝筵、盖碗茶,被托马斯评价为“excellent”。
  对于未来的打算屈波博士显得信心十足,他表示明年将会在策划展览的基础上与杂志合作,专门开设专栏介绍成都的艺术生态,形成一个“纸上展览”系列。
这是一种特别的创作
  如何衡量一个展览是否成功?屈波博士告诉我们,主题和技巧是两大要素。主题即展览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及让人们思考的问题,技巧就是展览中展场布置设计等所表现的技术性。
  “就像是艺术家画一幅画,诗人写一首诗,策展也是一种创作。”屈波博士说。他认为,当代艺术比传统艺术更加追求完美,每一幅作品都表达着一种观念,是有思想的艺术,而观念和技巧的平衡是一幅艺术品的最好状态。对于策展而言同样如此,既要有深刻的主题,也要有完美的技巧。
  目前,屈波博士正在进行“四川美术史”和“艺术体制”这两个课题的研究。他表示依然会坚持策展之路,通过策划展览更加深刻了解四川的艺术生态,为课题的研究做好铺垫。
  对于很多人来说,艺术意味着美化世界、陶冶情操,然而越接近艺术的人越能够明白,艺术是思考的载体,能够指向人生,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艺术是发扬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没有艺术”。
  而屈波博士说道:“于我,艺术是事业,是兴趣,更是一种信仰。”

屈波老师(左一)

责 编:王蜀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