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华,有这样一位年轻博士,在科研工作中锐意进取、潜心钻研,成功申报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教学中,对待学生认真负责、细心引导,是学生心目中的“女神”;在生活中,不受外界的嘈杂影响,专注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她就是PG赏金女王-赏金女王游戏规则与爆分技巧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王璐。
人物名片:王璐,工学博士,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防灾减灾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主研和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参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四川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及多项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担任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及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放平心态:以平常之心面对得失
一副圆框眼镜,中长黑发扎起马尾,还未正式交谈,王璐便给人一种亲切友善的印象。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温柔的青年女教师,却常年在实验室中与坚硬冰冷的岩石打着交道。
2018年,王璐第一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未成功。她坦言,这跟做科研一样,需要不断摸索总结,积累经验再出发。直到2021年项目尘埃落定,王璐与申报书经过了四年的“小长跑”,她从最开始不明确方向的申报“小白”到目标书清晰完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获得者,王璐说,这是一个反复总结提炼反复修正完善,不断递进成长的过程。
在进行课题选择时,研究基础是关键。王璐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看重申报的课题有没有相应的研究基础。”王璐在攻读博士时跟随导师参与了《雅砻江锦屏一级地下厂房围岩长期变形破裂机理与稳定安全评价研究》等多个课题,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在科学理论研究与实地勘察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关经验。所以在进行选题时,她延续了博士期间的课题,进一步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
课题的选择也不能忽视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前沿性。王璐响应“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号召,持之以恒地在“深地”科学领域探索、研究,将国家的现实需求与自己的课题紧密联系,再与“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强化发展的“深地深海”战略相结合、作调整,让研究课题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目标,更具研究意义。
“每年申报自然科学基金的人数不少,很多申报项目之间差别不大,关键在于是否能通过反复修改,将自己的作品打磨成熟。”在经历了三次申报失利后,王璐表示,她每次都坦然接受申报失败的结果,并吸取经验教训。除了有意识地去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以外,王璐表示:“我的导师和同门师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找认识的老师、专家帮自己提意见,同门的师兄也倾力相助,不管多晚都会立马回消息、提建议,帮助自己细化和明确具体内容。最终,王璐收获了令她满意的答卷。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王璐当初被岩石神秘的魅力所吸引,便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到现在。她说:“岩石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过去的岁月里它深埋于地下等待人们去探索挖掘。”在未来几年里,王璐计划先将项目完成,再顺着这条路继续深挖下去。
亦师亦友:以关爱之心指引学生
在西华任教四年,王璐始终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紧张不安的心情,《结构力学》这门课程对于工科学生来说,虽属于基础课,但内容较难,学生上起来吃力。起初,王璐感到压力大,她不仅要把学生讲懂,还要思考学生会问什么样的问题、容易犯哪些错误。后来她发现,这个过程其实也在倒逼着她成长,从一开始生硬不熟悉,到如今下课了还有许多扩展内容没有讲完,课程的内容逐渐丰富,王璐的教学也逐渐游刃有余。
王璐教学和上课的态度认真,且不乏幽默。在课堂上,用将理论形象化、具体化的教学方式,化解了同学们在学习公式定律时的枯燥感受,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她的授课方式新颖别致,鼓励学生自己上台进行汇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师生互动,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019级唐时美说:“王老师的教学风格适合所有学生,讲得细,水平高,如果有学生不懂的地方,她就会继续讲解,直到弄明白为止。”在学生眼中王璐是一个负责、细心的“女神”老师,课后有不少学生与王老师谈心交流。她获得大部分学生的一致好评。总是把微笑挂在脸上的王璐对学生严格而不严厉,宽厚且温和。曾经有一名学生,每次上课都坐在教室角落里,因学习困难跟不上教学节奏,王璐便拿空闲时间单独为他讲题辅导,帮助他跟上进度。2020级土木水利专业研究生贺安说:“即便在生活中遇到困惑、迷茫的时候,也可以随时去办公室找王老师,她一定会放下手中的工作,细心开导、鼓励我们,还时常叮嘱我们注意加强锻炼,注意身体。”
王璐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总是强调学生不要惧怕老师,怕自己在老师面前说错话或者是做错事。对她来说,更重要的是真诚沟通的过程。她说:“同学们遇到困难、有问题想不明白,都可以和老师说。任何学生来跟我交流,我都会很高兴。”
在教学工作中,王璐的思考和学习永不停止,她对工作倾注热忱,对学生倾囊相助。这样认真负责、温柔敦厚的老师自然而然便获得了同学们的喜爱。即使是非本学院的同学,只要上过王璐的课,都不忘她的教诲,毕业多年后依然与她保持联系,并在逢年过节时送去暖心的祝福与问候。
温柔敦厚:以专注之心描绘时光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站上讲台,王璐是手拿粉笔书写知识的教师,回到生活中,她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普通人。休息时间,王璐爱好阅读。“我喜欢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它对于我来说有一种致命吸引力。”谈到文学作品,她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读完之后会经常去回想,然后越想越有意思,闲暇时间就去重温。阅读使人内心平静,而平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文学作品是她的朋友,陪伴她度过悠悠日子,为生活添一笔色彩。
王璐一直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和其他工作一样,教师的职责就是授业解惑,为学生指引方向。”当然,王璐偶尔也会深陷烦恼,而保持良好的心态,便是她的“制胜法宝”。从科研、教学到生活,她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应对喧嚣的世界,不被碎片化、快速化的时代洪流裹挟。
从河南来到四川,从求学到工作,王璐已在成都生活了十几年,早已融入这里的她表示,这里的气候更让她感到舒适宜人。虽说工作好几年了,可王璐依然洋溢着学生般的青春气息,在交流中让人感到亲近,仿佛是邻家的大姐姐。“把自己的生活过精彩,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他都顺其自然,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在青年女博士王璐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研人员的“刚”,更看到了属于她的“柔”,王璐以“刚”制“柔”,以“柔”化“刚”,“刚柔”并济,为学生发展倾心尽力,为西华发展添砖加瓦,为教育事业注入心血,每一笔都在书写着她更加精彩美好的明天。